中文版
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新书资讯
媒体报道
关于我们
单位简介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院长寄语
理论研究
IT审计
IT外包
银行3.0
其他
理论研究
平台服务
图书出版
风险审计
咨询服务
外包服务
专业培训
招聘
平台服务
/
PLATform SERVICE
More
图书出版
与全球智库合作引进和对外输出知识产品,目前已出版中国IT治理价值丛书、网络空间治理丛书、银行业信息化丛书等10余本书籍。
查看更多>>
风险审计
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和日益依赖IT的企业提供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包括信息科技全面审计、风险审计、应用系统审计、项目审计、外包审计、代码审计、风险评估、风险体系建设等。
查看更多>>
咨询服务
面向政府、金融、能源等行业,提供业务转型创新、IT治理、IT规划、IT服务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外包服务管理等咨询服务。
查看更多>>
外包服务
面向金融行业提供外包服务平台,为银行提供外包体系建设、构建行业信用和价值体系、规范外包市场,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外包生态。
查看更多>>
专业培训
提供银行转型创新、IT治理、IT审计、IT外包、项目管理、运维管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培训,培训形式包括内训和公开课等。
查看更多>>
About us
/
简介
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 总部地址: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广成街4号金宸国际3号楼6-1106联系电话:010-66216895 图文传真:010-66216895 邮编:100032
广 告 条
官方网址:
http://www.site.xiniuyun.com/
立即加盟
对IT的投资是银行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编者按“十二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大力革新,经受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系列考验,整体发展平稳健康。其中,信息科技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力地支持了银行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信息科技参与决策的层面逐步提升,与业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信息科技投入增长显著,信息科技制度体系更加规范,架构管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与进一步创新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匹配,有些已经触及当前银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须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切实进展。业务战略与科技战略联动不足,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的协调互动还不够顺畅。对信息科技的认识和重视还不充分,对信息科技部门的定位仍不清晰,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绩效薪酬与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价值和贡献度还不匹配。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数据服务的机制、方式方法与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需要还不够匹配。内部、同业和跨业的信息共享机制亟须建立。 本书开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IT价值网络:从IT投资到业务价值》是《银行业信息化丛书》引进项目的第四本,该书在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策划、翻译、审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已于2018年3月上市。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对自身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以保持服务效率,银行业IT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为92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8%。2016年,从我国银行业IT投资在各类IT产品的分布来看,硬件方面的投资占到投资总量的53.4%,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占到银行业IT投资总量的9.0%和37.6%。2016年,从各类...
2018
-
04
-
09
查看详情>>
信息科技审计分会启动《金融级信息科技外包商风险管理规范》标准编制工作
编者语共建信息科技外包良好生态,促进各行业科技创新、稳健发展。《金融级信息科技外包商风险管理规范》标准编制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岁末年初之际,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中有关鼓励团体标准的法规和意见,正式启动了《金融级信息科技外包商风险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编制工作,与业内各界同仁达成了推动信息科技外包规范化建设和共建外包良好生态的共识。此前9月22日,信息科技审计分会曾组织召开“金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研讨会”。研讨会当天最重要的成果是与会者充分认识到了金融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分析了外包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价值点。本次外包商风险管理规范得到了近30家会员单位的参与和支持。会上,分会副理事长、规范编制组组长、华夏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李印波指出,编制本规范的现实意义是为促进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要围绕行业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监管部门要求展开,一定要集聚各方智慧、满足各方自律和发展的需要,确保规范按计划按步骤、按编制工作阶段编好、编实、编精准。分会副秘书长孙卫东具体介绍了参与规范编制工作组的人员组成,规范编制的工作组成员由来自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各界专家共同组成。规范编制组副组长、信息科技风险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苟海儒介绍了规范编制的指导思想,苟主任强调,规范编制要突出行业自律、贴近监管要求、关注安全防控风险,规范要适用、管用,其目的是防范风险,促进业务开展模式创新,确保信息科技安全。随后,规范编制工作组成员就规范编制的框架及具体内容进行了讨论。最后,分会副秘书长孙卫东表示,审计分会制定外包商风险管理规范的出发点,既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也是为了给未来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
2018
-
02
-
05
查看详情>>
恭贺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成立一周年
编者按: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是由从事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和审计相关的机构和人员自愿组成的,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行业性、非经营性的社会组织。分会的宗旨是通过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和审计专业服务平台,共建、共享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和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为提升我国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和审计专业水平,提升相关行业和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控制与审计水平,进而提升相关行业和机构的信息科技治理能力发挥积极作用。2016年12月22日,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在京正式成立。2017年12月22日是信息科技审计分会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分会成立以来已有来自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科研、院校、IT企业和社会团体等82家单位正式加入分会。分会理事会坚持“共同建设、共享服务、协同治理、依法营造信息时代我国行业、企业治理良好生态”的发展思路,把“全心全意为会员提供优质、增值服务,共同为各行业信息时代发展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而努力”作为本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分会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的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和持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发起会员的行业优势,带动全体会员积极创造社会价值,遵守自律原则,合力攻坚,共建市场发展的良好生态。根据分会工作计划,一方面推动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另一方面依托发起会员单位,组织会员陆续开展了各类专业交流、会员访谈、专题研讨会等活动。2017年上半年,在总会的指导下,在分会理事长和秘书长的直接领导下,在会员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分会秘书处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团管理章程,严格按照国家和总会有关规定建立了会员管理制度、秘书处工作条例,先后走访60余家会员单位,征询意见建议和需求,及时向理事会和理事长反馈会员呼声,积极建言献策,认真组织部署分会活动,使分会工作有序开展起来。2017年7月19日,分会组织召开了“农信系统云创新应用和风险控制研讨会”,这...
2018
-
02
-
05
查看详情>>
共研共建共享应用安全平台 促进我国移动金融科技发展
编者按:近年来,数字技术变革带动我国金融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改变了金融服务触达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更好地了解客户、辨识风险成本和效率,提供不分时间、地点和方式的7*24小时全天候移动金融服务。可以说,有了技术的改变,今天的金融是不一样的金融。与此同时,移动金融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安全也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随着国家《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出台,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用户信息保护等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银行业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金融机构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需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风险管理能力,依法创新、循法管理,推动我国移动金融科技安全、普惠发展。2017年12月1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科技审计分会主办、中治研、梆梆安全承办的“金融级应用安全研讨会”在北京贵都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共研共建共享应用安全平台 促进我国移动金融科技发展”为主题 ,邀请到了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安全服务企业代表和相关金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专家等50多家单位120余人参加。与会各方聚焦移动金融创新和应用安全,共享了他们在移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监管部门对法律法规的解读,其中包括监管部门公安部三所的“金融行业与网络安全法”、大型金融机构建设银行的“移动金融应用安全治理”、中型金融机构民生银行的“民生移动金融(PDCA)”、农信系统的“移动金融创新与应用安全”、研究机构中治研的“构建金融应用风险防控良好生态”、安全厂商梆梆安全的“一步之遥的金融行业大数据安全”、中国移动和其他安全厂商的“移动金融认证与风险管理”、“网络安全法与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AI技术应用与安全响应能力”等,共同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金融级应用安全技术和规范研究平台...
2018
-
01
-
28
查看详情>>
陈天晴:从算盘到键盘,金融科技推动中国金融现代化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金融指明的方向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新时代中国金融的最强音。中国金融信息化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推动中国金融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我国金融科技已由支撑保障向战略引领转变,深刻地改变着国民经济各领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创新,为普惠金融创造了条件。但是,正如中治研院长陈天晴先生所强调的“银行或者是金融机构,不能没有监管。所有的金融服务都必须要在监管的框架下进行,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更不能不可控。”我们认为,经历了历史、看清了历史的人,更能看到未来。2017年11月17日,在“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副巡视员、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天晴发表题为“从算盘到键盘,金融科技推动中国金融现代化”的主旨演讲,在回顾总结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对未来金融科技作出展望。从算盘到键盘,金融科技推动中国金融现代化(2017年11月18日)(根据演讲录音整理)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想从银行的角度谈一谈我们所理解的金融科技。我在银行工作很多年,退休后也还是关心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想从一个老银行科技人的视角来分享一些我的理解,以供大家参考。金融科技不是一个新概念先讲讲什么是金融科技。现在整个行业热衷炒新名词,比如互联网金融这个词,从银行的角度理解与我们社会上讲的不太一样。国际上有个组织叫做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它给金融科技的定义是,金融科技指的是技术进步推动金融创新。这个词不是最近刚出来的,实际上早就有。金融稳定理事会是一个什么组织?它是一个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并执行全球金融标准的国际组织。我们国家也加入了,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大国也都参加了,其任务...
2018
-
01
-
28
查看详情>>
Case
/
成功案例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理论研究
平台服务
招聘
--Copyright © 2005 - 2020 中治研(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
粤ICP备09063742号-1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广成街4号金宸国际3号楼6-1106
电话:+86 010-66216895
传真:+86 010-66216895
邮编:100032
亲,扫一扫
浏览微信云网站
进入手机网站